普通大众的“穷”是蜜雪冰城“恶”的免死金牌吗?食品安全在企业家心里到底有几分重?

31
2025-04-05 00:12:42
普通大众的“穷”是蜜雪冰城“恶”的免死金牌吗?食品安全在企业家心里到底有几分重?

315过去一段时间了,蜜雪冰城事件也被大家忘记的差不多了,商家们应该是在窃喜又可以正常收割消费者了。每个新闻事件热度会消失,但真相永远值得铭刻!

4元柠檬水遭遇315:我们究竟在宽容什么?

一年一度的315对我来说总是带着些矛盾:我既怕看到触目惊心的关于食品安全黑幕,又躲不过社交平台铺天盖地关于被曝光企业的讨论。如今大数据推送的年代,被算法“精准”推送到眼前的蜜雪冰城事件让我意难平。看着评论区里“4元要什么自行车”“有苍蝇就当补充蛋白质”的奇葩言论,真是觉得可笑至极啊,消费降级了,但我们的良心可不能降级啊。如果鲁迅老先生还在世的话,真不知道他会用什么笔墨来喷你们。

谁在纵容低价滤镜下的“系统性作恶”?

当消费者用段子方式调侃食品安全红线时,某些企业正将“低价原罪论”转化为护身符。蜜雪冰城总部年赚30多亿净利润的财报啊,而加盟商不到10%的利润,真是形成刺眼对比。

我们透过表象看本质:总部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加盟商,加盟商又从消费者身上搜刮利润。总部通过原料供应链获利,加盟商在成本重压下被迫篡改保质期、重复使用隔夜水果也就不奇怪了,但不奇怪不代表说可以做。

更让我愤怒的是,评论区里“它都不嫌我穷”的自我矮化言论正在将法律问题降维成道德议题。看看当今的食品安全问题,真真是触目惊心啊,食品安全从来就没有“穷人该死”这样道理,穷可以不吃啊但不是必死。话说我可以穷,但你就可以违法挣钱了吗???

还有网友在评论区说“查查30元奶茶是否用真水果”“害怕倒闭喝不到便宜奶茶”,这些言论到底是透露出消费降级的辛酸还是折射出食品安全的无奈??那些看似荒诞的评论,何尝不是用反讽对抗着物价焦虑与监管无力?

“我以为都是添加剂,原来真有水果”的调侃本质是对行业标准的绝望:当劣质成为常态“不那么劣质”竟成了优点。这种比烂逻辑,恰恰是食安生态恶化的催化剂,任谁看了都要哈哈大笑。

食品安全出路在哪里?

蜜雪冰城事件最吊诡之处,在于用经济困境绑架了民众的健康。广大网友可以用脚投票选择低价产品,但企业不能将“穷人的奶茶自由”等同于“降低食安标准自由”啊,对吧?当网友说“喝蜜雪冰城的人早把生死置之度外”实则是对企业食品安全彻底失去信心啊。

市场监管不能靠每年一次315曝光,更需建立常态化监管体系,食品安全没有“分级”应该是“众生平等”:4元柠檬水与40元奶茶的健康底线理应同等重要。

结语语:别让自嘲成为作恶者的通行证

当“喝出苍蝇就当加餐”的段子刷屏时,我们或许该警惕这种“苦难美学”的异化。消费者的自嘲可以是无奈的情绪出口,但绝不能成为企业逃避责任的免罪牌。

正如有网友在评论区说:“我们可以为贫穷低头,但不能为有毒食品低头”。当4元柠檬水成为社会情绪的试纸,守住食安底线,或许才是对普通大众最大的“善”。请记住我们是“穷”但我们不是“该死”,请别别来对我们“作恶”。

完结!

作者:枫桥